查看“文献:AGN”的源代码
←
文献:AGN
跳到导航
跳到搜索
因为以下原因,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:
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:
用户
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。
==[[AGN的几何模型]]== *geometry of [[BLR]] astro-ph:1106.1075 BLR 如果是disk 结构的,那么 f 将与orientation 相关。(v =f FWHM)pole on的f很大, edge-on f=0.5 这样可以解释: #[[NLS1]]的MBH 偏小的问题,如果NLS1是接近与pole on的,f大,v被低估。 #Blazor的 f都比较大且和FWHM有一定的反相关性 #QSO的host galaxy(stack 之后扣除电源)的光度和线宽之间的弱相关性。 *https://arxiv.org/pdf/1710.09117.pdf #硬X射线选的源,有谱拟合得到NH #Type I的Ha光度和硬X射线流量有很好的相关性,Ha光度偏低的,认为是尘埃消光,从而计算Av #Av和NH的的关系和银河系 [[dust-to-gas]] ratio 差不多 #由Av可以改正Ha和Hb光度,发现Ha/Hb ~3.1 ===近邻AGN结构的观测=== * NGC 1365 MUSE, Chandra的观测 [https://arxiv.org/abs/1809.01206] ==理论模型== *低光度AGN(<1042 erg s−1),可能没有torus和BLR [Elitzur & Shlosman (2006)] *[[标准薄盘理论]] ==连续谱== #类星体UV-opt连续谱的斜率比理论红(arXiv.1601.02021) :* 理论上:与黑洞质量,吸积率,自旋有关:质量越大(越红),吸积率越大(越蓝),自旋越大(越蓝) :* 观测上相关很弱,radio-loud的连续谱比radio quite的更红 :* 模拟中(AGNSPEC),与吸积盘倾角有关(倾角越大,越红:limb darkening effect) :* 实际上,与尘埃有关(our work) ==发射线== * inverse Fe II -- [O III] relationship, which is related to $L/L_{Edd}$, rather than black hole mass. ==AGN与环境== *arXiv111.1973 Early type的Emission line AGN fraction与clustercentric radius 反相关,与 cluster的velocity dispersion反相关。 基本上就是跟密度反相关。 Late type的AGN fraction 与密度不怎么相关 *https://arxiv.org/abs/1705.10799 高红移的原初团天区,X射线选的AGN比例明显比场天区高,和低红移光学相反? *FRI的环境 :arXiv:1110.463 FRI的宿主星系一般为椭圆星系,在高密度区(团环境)。 FRII相对在低密度区,其宿主星系通常是相互作用星系。 IDEA: 假设FRI 在高红移也是处于团环境中, 那么可以通过叠加方法探测FRI的X射线性质从而探测高红移的星系团。 结论:19个FRI的Chandra图像叠加未发现显著的extended的X-ray辐射,因此FRI在高红移所处的环境的气体温度不 大可能高于2 -3Kev。 *星系团中的AGN比例 [https://arxiv.org/abs/1809.00683] :AGN fraction in cluster galaxies anti-correlates strongly with cluster mass ==黑洞与星系的共同演化== *对于低吸积率的AGN来说,AGN光度(X-ray)与恒星质量相关,但是与中性氢不相干(扣除恒星质量的效应后)[http://arxiv.org/abs/1606.04528] *低红移处,AGN宿主星系主要是quiescent星系,到了红移1处,AGN的宿主星系是恒星形成的增多,到红移~2两者几乎相当。解释:并合导致AGN是正确的,但是红移1之后,并合率快速下降,AGN因此主要是那些在fade阶段的[http://arxiv.org/abs/1606.05138] *类星体的宿主星系: arXiv:1803.00366 ===AGN的宿主星系=== *光谱中两个成分的分解[[QSFit]] *图像上,AGN的分解 [https://arxiv.org/abs/1803.08925 PSFGAN] ===类星体的持续时标=== * arXiv:1810.03391 通过类星体周围的HeII电离区的尺度来估算类星体的持续时标:~1 Myr ==MgII absober== *Menard et al. (2011) arXiv:0912.3263 发现MgII absober的等效宽度和对应的absorber的[oII]光度之间的一个正相关性。 [oII]光度是由光谱叠加基数得到的一个平均值。 M11解释这个说明了 MgII absober和恒星形成率的相关性。从而支持MgII absober是由恒星形成导致的outflow模型。 除此之外,M11还发现MgII absober的空间密度follow cosmic star formation history, 从而进一步 论证与SF相联系的outflow 模型。 *arXiv: 11110.3321 (Lopez & Chen) 认为M11得到的相关性可能是选择效应。 在它们的模型中,MgII absorber是通过星系晕产生的,证据是MgII的EW和星系的projection distance成反比。 在这个模型中,如果projection distance 大,测得[OII]的surface density同样偏低,也就造成和MgII的相关 性。对于MgII follow cosmic star formation history, 他们argue MgII absorber follow的是质量晕,从而自然follow cosmic SFH. ==radio loud AGN== *RLQ和RQQ的区别,很好的review [http://arxiv.org/abs/1608.04586] *Radio loud AGN的比例随着红移的演化 http://arxiv.org/abs/1503.08927 :大质量星系的radio loud AGN的比例不怎么演化,而小质量星系的radio AGN的比例在高红移更高。 *QSO的radio-loudness随着热光度增加而下降(红移演化的原因?) *RL AGN的颜色梯度:arXiv:1106.5498 定义 R=R50(r)/R50(u),RL AGN的R系统地比control sample便大,作者认为是恒星起源,RLAGN的r波段的R50更大,作者讨论了原因: #不可能AGN的电源贡献使得u波段R50更小,因为profile拟合得不错 (seeing?) #由AGN导致的恒星形成使得中央更蓝(部分) #部分RL AGN的宿主星系有更红的星族成份(r波段R50更大)。 还有一个argument: :star forming的时标比射电活动性更长,因此说明了是这样的星系更容易宿主RL AGN,而不是RL AGN都有这样的结构。 *radio loud AGN的两种类型by P.N. Best arXiv: 1201.2397 :先基于SDSS/FIRST(NVSS)选出radio-loud AGN,然后按照发射线强度选出高激发High-excitation(HERG)和低激发(LERG)的radio-loud AGN. :HERG的是quasor-mode,比较大的L/Ledd:有cosmic evolution,高红移更多,用V/Vmax方法判断(存疑),宿主星系偏晚型。 :LERG的是radio-mode,: L/Eedd~0.001, cosmic演化不明显,宿主星系是早型。 *ariv:1105.4889: RL AGN: MBH>10^8 :观测:RL AGN的必要条件之一是BH mass > 10^8 solor mass :猜测:必要条件之二是 BH的spin较高。dry major merge满足这样的条件。 :minor merge 会使黑洞自旋降低。 *arXiv:1103.4791: Correlations of Quasar Optical Spectra with Radio Morphology *[http://arxiv.org/abs/1411.2028 arXiv:1411.2028] :VLBI 探测的本地radio AGN, #并没有强烈的bias到cluster中央星系 #bias到红星系 #bias到merger system(眼睛看的) ==样本== *XQ-100[http://arxiv.org/abs/1607.08776] :a legacy survey of the high-redshift universe with VLT/XSHOOTER :100个高红移类星体(3.5<z<4.5),高分辨率(4000-7000),高信噪比(S/N~30),波长覆盖(315-2500nm)。 *利用[[标准薄盘理论]]讨论了SDSS中类星体样本的完备性。arXiv:1609.00376 ==时域== *光变[http://arxiv.org/abs/1607.04297] *盘风导致的吸收线变化:没看到 https://arxiv.org/abs/1809.07476 *类星体谱线的相对变化[https://arxiv.org/abs/1810.11142] :在1700A处,两端的变化规律不一样 :除了连续谱的变亮变蓝之外,还有微分的Baldwin效应 :理论解释:非均匀吸积模型,或者Slim盘模型 ==其它== *类星体发射线性质 :光学 (1512.06224) :红外 (1512.0626) *double-peaked AGN [http://arxiv.org/abs/1606.06742] : We fin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(~4.2\sigma) correlation between L_[O III] and the fraction of objects that exhibit double-peaked narrow emission lines among all Type 2 AGNs *arXiv:1202.1662 :Choi (2009)发现 most AGN of SDSS在late type galaxy 当中? :data: SXDS (Subra XMM Deep Survey) > 1 deg ^2 :多色测光得测光红移 分布:0<z<3 :morphology: Sextractor 分展源还是点源。 :用galSVM来分形态 (IDL写的),高红移,低信噪比 :基本原理是拿低红移的图像scale到高红移,然后训练。 :问题:高红移星系和低红移星系一样吗? :结论:非常的不impression *Balzar, FSRQ的统一模型 arXiv: 1110.4706 统一模型:4个成份 #UV,宽发射线 (相当于正常类星体) #accretion disk的热连续谱,可以dilute发射线的EW #jet的非热谱,radio:同步辐射,特征峰值频率,体现的是磁场加速例子的最强能力,X-ray:逆Compton散射 #宿主星系 :FSRQ: flat spectrum radio qso,有显著的发射线 :balzar:accretion disk的热连续谱的贡献更明显 :radio galaxy:宿主星系的光度恭喜最大(光学波段 *weak emission line QSO arXiv:1109.5123 这类类星体没有显著的发射线,是Fan 1999年发现的。 认为是类星体的原因是:红移很高,光度很大。红移是从Lyman Break以及一些Lyman Forest证认出来的。 :物理: BL Lac (基本被否) :特殊的物理机制? *NLAGN (BPT 图分出来的type2 AGN,含LINEAR) arXiv: 1106.1561 符合Syfter1和QSO给出的[O/H]与 BH mass正相关的关系(但NLS1不符合,NLS1的BH mass显得低估) 所有的似乎都符合[O/H]和L/Ledd的反相关。 :Trick: [O/H]是由[NII]/Halpha calibrate过来的,这个准确吗? *arXiv:1106.0228: AGN: optical UV, X-ray, L/L_Edd AGN的光学和X射线性质的差异的內禀机制是L /L_Edd (PCA分析) L/L_Edd高:UV更蓝,X谱更陡,alpha_OX(更大),NLS1的物理特征体现在较高的L/L_Edd *类星体的线宽并不任何黑洞质量的信息?arxiv:1105.4391 通过随机化线宽,发现对导出的黑洞质量的统计性质基本上没有影响。 原因:线宽的动态范围太小,特别是CIV(0.2dex)。 :类星体的L的动态范围可以达到6个星等,因此对应的吸积率的变化可以达到16(L^0.5),而线宽基本不变,why?
返回至“
文献:AGN
”。
导航菜单
个人工具
登录
命名空间
页面
讨论
大陆简体
已展开
已折叠
查看
阅读
查看源代码
查看历史
更多
已展开
已折叠
搜索
导航
首页
社群首页
最近更改
随机页面
帮助
工具
链入页面
相关更改
特殊页面
页面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