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献:scaling relation”的版本间差异

来自Shiyin's note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无编辑摘要
无编辑摘要
第1行: 第1行:
*1510.08067 恒星形成率,气体,恒星质量构成的基本面http://arxiv.org/abs/1510.08067
$f_{\rm gas, neutral}-M_{\rm stellar}-\rm SFR$

*1201.2762:dust的scaling relation
*1201.2762:dust的scaling relation
:The dust scaling relations of the Herschel Reference Survey
:The dust scaling relations of the Herschel Reference Survey

2015年10月29日 (四) 09:32的版本

  • 1510.08067 恒星形成率,气体,恒星质量构成的基本面http://arxiv.org/abs/1510.08067

$f_{\rm gas, neutral}-M_{\rm stellar}-\rm SFR$

  • 1201.2762:dust的scaling relation
The dust scaling relations of the Herschel Reference Survey
dust的scaling relation和HI gas fraction的结果比较显示,说明dust主要在冷气体中,而且更可能是分子气体中。
  • M-sigma关系的选择效应 arXiv:1106.1079

主要反对 Gultekin et al. 2009的最大包络线模型。

最大包络线模型是说在给定的sigma处,BH的mass可以是任意数值,但是有个上限,由于观测选择效应,那些小质量的BH没有看到,所以形成了观测 的M-sigma关系。这个模型的理论依据就是BH的feed back 使得BH的mass增长有一个上限。

本文支持M-sigma是一个真实的relation。

方法和理由是选择了一个sigma比较大的距离比较近的样本,如果BH的mass可以是和最大包络线模型所说的那样随机的话,那么可以预言有多少个能看 到BH,和实际观测到的个数相比。结果发现,大部分事实上被看到,而且遵从M-sigma关系。

当然,该文也承认可能sigma更小的星系但在,包络线模型是对的。